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,利用燃火、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,使之吸附于體表,造成局部瘀血,以達到通經活絡、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、祛風散寒、拔毒泄熱等作用的療法。拔罐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早在成書于西漢時期的帛書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就有關于“角法”的記載:“牡痔居竅旁,大者如棗,小者如核者,方以小角角之,如孰(熟)二斗米頃,而張角”。其中“以小角角之”,即指用小獸角吸拔!侗静菥V目拾遺》載:“罐得火氣合于肉,即牢不可脫,……肉上起紅暈。罐中有氣水出,風寒盡出!
作為祖國醫(yī)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,拔罐法對腰背肌肉勞損、腰椎間盤突出癥、頸椎肩關節(jié)炎、神經性頭痛、肋間神經痛、風濕痹癥引起的四肢神經麻痹有著較為明顯的療效,火罐還可以用在人體穴位上,根據(jù)施行的部位不同,也能較好地改善頭痛、眩暈、眼腫、咳嗽、氣喘等癥狀。目前,我院有多個科室開展此項中醫(yī)特色護理技術。(護理部)